500块一晚同城品茶_同城炮约免费网站夜色_400元2小时快餐联系方式

学校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1)
作者:来源:时间:2021/11/30 15:36浏览:3945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1.基本情况

1.1学校概况

长乐职业中专学校成立于1981年,是长乐区委、区政府精心打造的一所规模型、现代化、综合性的公办职业中专学校。

学校以“厚德、强能、求实、创新”为校训,以“经营学校、发展学生、成就教师、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通过不断改革创新、奋力探索,逐渐形成了体现中华传统和现代职教思想、职业特质、学校特色、可传承发展的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以及职业教育“长乐模式”,受到省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和借鉴推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福建省首批标准化职教中心、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学校、福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地处长乐区里仁工业区,占地面积131970平方米(197.83亩),建筑面积11174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近2亿元,实训设备总值达9218.9万元;拥有功能完善的办公楼、教学楼、实训楼,条件舒适的学生公寓、标准田径运动场、综合室内运动馆、食堂餐厅等现代化设施和设备齐全的八大类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能够完全满足新时代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

1.2学生情况

2020—2021学年我校开办专业25个,实际招生1610人,招生地区主要来自长乐区内,其中长乐区以外生源占20%。在校生总数3824人,均为全日制学生。毕业生816人,毕业率100%,规模有所增长。

1 :学校招生情况表

专业名称

20192020学年招生数

20202021学年招生数

增减数

比增

学前教育(保育员方向)

186

207

21

11.29%

会计

187

256

69

36.90%

汽车运用与维修

131

150

19

14.50%

建筑工程施工

37

46

9

24.32%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88

104

16

18.18%

纺织技术及营销

52

46

-6

-11.54%

服装设计与工艺

46

54

8

17.39%

针织工艺

44

34

-10

-22.73%

数控技术应用

32

30

-2

-6.25%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88

83

-5

-5.68%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32

19

-13

-40.63%

电子商务

79

80

1

1.27%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94

62

-32

-34.04%

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39

43

4

10.26%

物联网技术

41

43

2

4.88%

西餐烹饪

50

51

1

2.00%

音乐表演

29

30

1

3.45%

舞蹈表演

22

12

-10

-45.45%

新能源汽车技术

35

59

24

68.57%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38

38

0

0

软件与信息服务

47

50

3

6.38%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与安全)

47

49

2

4.26%

美发与形象设计

0

39

39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新增)

0

13

13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新增)

0

12

12

合计

1444

1610

166

11.50%

1.3教师队伍

学校根据专业结构布局,合理规划教师队伍规模和结构。创新机制,严把入口关,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通过“招、培、聘、转、考”等多种措施,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与办学规模和专业配置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2020—2021学年学校共有教师248人,在编专任教师193人,兼职教师53人,兼课教师2人。在校学生总数3824人,生师比为15.42:1。目前学校师资结构趋于稳定,学校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人数变化不大。

2:教师队伍基本人数统计

项目

20192020学年

20202021学年

增加数

比增

基础课教师

66

65

-1

-1.52%

专业课教师

120

128

8

6.67%

在编专任教师合计数

186

193

7

3.76%

兼职教师

52

53

1

1.92%

兼课教师

3

2

-1

-33.33%

本校总数

241

248

7

2.90%

在校生总数

3219

3824

605

18.79%

生师比

13.36:1

15.42:1



本学年,我校以教职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创新教师评价机制,为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搭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培养平台,在教师学历、教师职称、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等方面都有所提高,进一步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专任教师中 “双师型”教师95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74.22%。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8人,占总数的9.33%;本科学历173人,占总数的89.64%;具有正高级职称1人,高级职称的教师48人,较上一学年增加3人,占总数的24.87%。专业课教师中具有高级技师证书的人数9人,占总数的7.03%;技师22人,占总数的17.19%;高级工74人,占总数的57.81%

  

1.4设施设备

2020—2021学年,我校生均校园占地面积为34.51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29.22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覆盖所有专业,共建有八大类设施先进、设备齐全的校内实训实践基地。实训设备配置高,安防到位,具有先进性,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本学年,学校继续加大实训硬件投入安排了399万资金用于改善实训条件目前学校各专业实训室达114间,拥有教学仪器设备10746/套,实训实习工位4153个,教学计算机2088台,设备总值达到9218余万元,为学生的专业实训实习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学校除了加大专业实训的投入,还加强图书馆建设。希望通过宣传、推荐、阅读辅导,引导学生在学好课程的前提下,博览群书,开阔视野。目前共有纸质图书85328册,电子图书174581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报纸期刊杂志150余种,生均图书数为67.97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0202021学年,我校思政课专任教师达到20人,德育管理人员达到17人,学校的思政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被评为“福州市教育先进工作单位”,并涌现出了一批省市级先进集体、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320202021学年学生集体、个人各级表彰情况

级别

奖项

数量

福州市

先进班级

5

优秀学生干部

5

三好生

7

优秀团员

3

长乐区

先进班级

10

优秀学生干部

10

三好生

14

优秀团员

1


本学年,我校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为99.5%。在省教育厅组织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中,我校学生文化基础课合格率达到98.10%、优秀率为20.5%;计算机应用基础合格率99.10%、优秀率15%;专业基础知识合格率98.70%、优秀率23%,位于全省中职学校的前列。此外,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共计获得40个奖项。

420202021学年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表

级别

奖项

数量

国家级

一等奖

0

二等奖

0

三等奖

1

省级

一等奖

2

二等奖

6

三等奖

3

市级

一等奖

7

二等奖

6

三等奖

15


2.2技术服务

2020—2021学年,学校依托“就业培训中心”“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工作室”“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及各专业教研组,发挥专业优势,为区域行业企业、社区、新农村提供技术服务及文化传承。本学年学校免费为参与合作企业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10个项目22人次,为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得到了企业界的极大肯定。

2.3在校体验

2020年5月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及对学校教学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等情况,我校采用学生代表座谈和发放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进行综合调查评估,共发放调查问卷3824份,回收有效问卷3574份。

经统计,学生对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0.31%,专业学习满意度97.25%,实习实训满意度98.64%,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为91.38%,生活状况的满意率为89.77%,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8.92%,整体数据呈逐年提升趋势。

2020年8月,学校对应届毕业的85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毕业满意度的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16份,回收有效问卷727份,有效回收率89.09%。经统计,该届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为98.64%

5:学生满意度统计表

项目

20192020学年满意度比例

20202021学年满意度比例

比增

理论学习

88.64%

90.31%

1.67%

专业学习

96.98%

97.25%

0.27%

实习实训

98.11%

98.64%

0.53%

校园文化和社团活动

90.25%

91.38%

1.13%

生活状况

88.57%

87.86%

-0.71%

校园安全

98.51%

98.92%

0.41%

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

97.26%

98.64%

1.38%

2.4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执行学生免学费和贫困生资助工作,对于招收的全日制学生全部免除学费,对部分贫困生予以发放国家助学金。

按照闽财教[2012]135号文件,学校对贫困生资助工作严格把关。首先统计在校的九类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并认真审核学生出示的相关证明。再将审核后名单上报教育局再次审核,再统一分发助学金银行卡给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每月的助学金都有准时发放到学生的助学金银行卡中。本学年,学校共发放助学金201600元,受助学生1008人次,每生每月200元。

6:助学金发放情况表

发放时间

受助学生人次

发放助学金金额(元)

20209

100

20000

202010

100

20000

202011

100

20000

202012

100

20000

20211

100

20000

20213

102

20400

20214

102

20400

20215

102

20400

20216

101

20200

20217

101

20200

合计

1008

201600

2.5就业质量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要就业有技术,要竞争有实力,要创业有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注重专业建设,注重强化技能训练。制定了指向明确、描述具体、措施得当的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

2020—2021学年,学校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不断拓宽就业市场渠道。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就业“一三”工程,完善了就业指导机制。同时,创新了就业工作“三三三工作制”,保障了学生高质量就业。2021年毕业生人数为816人,就业人数816人,整体就业率为100%

2.5.1就业具体情况

本学年,我校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人数为727人,占就业人数的89.09%;直接就业人数89人,占就业人数的10.91%。其中,在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数19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21.35%;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55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61.80%;创业人数13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14.61%

我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人数725人,占就业人数的88.85%;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取人数48人,就业满意度达到98.64%,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到90%,对毕业生职业技能满意度达到89%

    2.5.2就业特点分析

1)就业去向分布合理,适应分类招考趋势

本学年我校毕业生直接就业人数和比例大幅度下降,升学人数和比例则大幅度提升,说明我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分布合理,很好地适应了当前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形势。

2)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学校推荐仍是主要渠道

本学年我校毕业生通过学校推荐直接就业的有45人,占直接就业人数的%;其他渠道的仅有29人,占%。说明学校推荐仍是我校毕业生直接就业的主要渠道,我校毕业生对学校推荐的工作岗位信任度较高,学校合作企业提供的相关岗位待遇能够符合大部分毕业生的心理预期,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3)薪酬逐年增加,就业权益有所保障

本学年我校毕业生平均起薪3216/月,比上一学年的3149/月增长15.10%20013000/月的占比46.55%,下降7.62% 3000元以上/月的占比53.45%,上升10.95%。同时,我校96.5%的直接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购买社会保险的比例达到了95.16%。说明了我校2021年毕业生的就业权益得到稳定的保障,个人薪酬方面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2.6职业发展

2020—2021学年,学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内外知识学习资源,推动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0218月底,学校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信息追踪,统计出91.89%的毕业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新岗位并能独立完成工作。大部分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示满意,小部分素质特别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的这段时间内进行了岗位迁移和职位晋升,这都充分显示了我校毕业生具有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

此外,学校将“创新、创业、创意”为核心的“三创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三年培养过程中贯穿职业素质教育,增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环节,将专业兴趣融入学生课外活动,并以开办“创业精英班”、举行“创业创新大赛”、建立“创业店铺”等方式为抓手,形成了“立足本土、依托网络、嵌入专业”为核心的“三创教育”模式,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2.7升学情况

本学年,我校毕业生参加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升学人数达到727人,整体升学率为89.09%;升入本科院校27人,升学率为3.31%;升入高职高专院校700人,升学率为85.78%。其中,1人在纺织类中获得全省第一名,2人分别在纺织类、计算机类中获得全省第二名。

3.教育教学

3.1专业建设

3.1.1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积极响应“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等要求,落实“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部署,对专业进行逐年“调整翻新”“淘汰增设”的动态调整,使专业设置进一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本学年新增了“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2个学校发展定位专业,将“针织工艺、纺织技术及营销、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4个专业调整为本地区紧缺人才专业,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加快建设。

3.1.2专业设置

学校对接长乐千亿纺织产业集群及滨海新城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轨道交通枢纽建设等优势,构建“以纺织服装、汽修专业群为主体,商贸服务和信息技术专业为两翼”的专业建设格局。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企业专家、骨干教师定期深入企业调研,建立“主要企业用人需求动态分析”资料库,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布局,更好地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彰显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关联的区域特色。

720202021学年学校开办专业统计表

专业类别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面向行业、产业

专业级别

信息技术类

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053500

互联网行业

物联网技术

091900

互联网行业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090400

计算机动漫产业

市级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

090500

互联网行业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090200

数字媒体行业

软件与信息服务

090800

互联网行业

交通运输类

汽车运用与维修

082500

交通运输行业

省级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082800

交通运输行业

新能源汽车技术

083100

交通运输行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080700

交通运输行业

旅游服务类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130700

餐饮行业

市级

西餐烹饪

130800

餐饮行业

财经商贸类

会计

120100

金融行业

市级

电子商务

121100

网络营销行业

轻纺食品类

纺织技术及营销

070400

棉纺行业

市级

针织工艺

070800

棉纺行业

加工制造类

数控技术应用

051400

机械制造加工行业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智能制造与3D打印技术)

053500

机械制造行业

新增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083300

机械制造行业

新增

教育类

学前教育(保育员方向)

160100

学前教育产业

市级

文化艺术类

服装设计与工艺

142400

服装行业

省级

音乐表演

140800

文化艺术行业

舞蹈表演

140900

文化艺术行业

美发与形象设计

110200

艺术设计行业

土木水利类

建筑工程施工

040100

建筑工程行业

市级

3.1.3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2020—2021学年,学校以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精准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福州新区滨海新城的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成功申报了纺织技术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2个“福建省高水平专业群”。

学校坚持高端定位、高标准引领、高水平发展,通过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群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为依据,构建了基础共享、“岗位基本技能+职业拓展技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能力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加强加快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引领带动学校骨干专业和5个校级专业群快速发展。

820202021学年学校专业群统计表

序号

专业群

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级别

专业群级别

1

纺织技术与服务专业群

纺织技术及营销

市级重点专业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国示范专业

省级

针织工艺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

省级重点专业

国示范专业

市级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2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群

汽车运用与维修

省级重点专业

国示范专业

市级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省级

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

新能源汽车技术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3

财经商贸类专业群

会计

市级重点专业

国示范专业

市级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校级

电子商务

特色品牌

4

信息类

专业群

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

市级重点专业

国示范专业

校级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特色品牌

物联网技术应用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信息与安全)

软件与信息服务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特色品牌

5

休闲旅游类专业群

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

市级重点专业

市级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校级

西餐烹饪

6

文化艺术类专业群

学前教育

市级重点专业

校级

音乐表演

舞蹈表演

7

加工制造类专业群

数控技术应用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校级

工业机器人运用与维修

市级紧缺人才专业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

新增

无人机操控与维护

新增

3.1.4中高职衔接建设

2020—2021学年,学校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华南女子学院、福州英华职业技术学院、三明医学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合作,开设了9个“3+2”中高职衔接专业,招生人数193人,持续推进人才高层次培养有效对接。

920202021学年学校中高职衔接专业统计表

序号

联办大专院校

五年制专业

学制

招生人数

1

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3+2

23

2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3+2

19

3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3+2

29

4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动漫制作技术

3+2

34

5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电子商务

3+2

29

6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金融管理

3+2

42

7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现代纺织技术

3+2

4

8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3+2

7

9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智能控制技术

3+2

3

10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3+2

3

合计

193

3.2教学改革

2020—2021学年,学校在开展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职教方针和有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改革的政策、法规、意见等,规范化的推进我校教学改革的各项工作。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根据长乐区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求学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引导教学改革健康、稳步发展。

3.2.1信息化建设

学校秉承“以应用创新为核心,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的智慧校园建设理念,持续完善校内YNedu智慧校园平台,推行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本学年投入240余万元,加强了对于智慧教室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保障了开展信息化环境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

2020—2021学年,学校新增监控摄像头25个,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1025M,班级出口带宽达到20M。建有数字化技能教室139间,虚拟仿真实训室4间,远程协作教室139间,教学用计算机数达到2088台,充分保障了信息化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高质量开展。

在建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信息化应用技术培训10余次,教师100%能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学,并能深刻理解以应用为驱动的理念,寻求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参加各级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取得优异成绩。20202021学年我校教师获得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6人、三等奖3人,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2人、二等奖31人、三等奖22人,市级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2人、二等奖19人、三等奖18人。

3.2.2课程改革

2020—2021学年,学校深化“三教”改革, 坚持育训结合、内外结合,注重中高职课程衔接。促进书证融通,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制定各专业课程大纲,对接职业岗位群,参照行业技术标准,构建基于职业分析“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体系。注重加强实习实训的目的性、针对性,并在实习实训中,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3教学模式改革

本学年,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课程资源能力。广泛使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中优秀的教学方法、技能提高方法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采用,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学校潮流,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

3.2.4教学方法改革

学校实行多样化教学,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坚持教法为育人手段,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全员参与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打造智能化学习环境,深入智慧教学应用,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区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探索多样化教学,深化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区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动“课堂革命”。

3.2.5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本学年,学校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入学习国家中职教育专业建设标准,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改革,推动国家标准规范化实施,积极推行 “1+X”证书制度,加强“1+X”实训基地建设,修改课证融通教学计划,结合海西产业链特色,修改校级标准,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深入融合。

3.3队伍建设

3.3.1师资队伍

2020—2021学年,学校坚持实施“品牌教师支撑品牌学校”策略,全面推进“优化结构、提升素质、重点培养、整体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组织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修订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方案》、《教师学历提升方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管理办法》、《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本学年,学校新聘25位讲师和3位高级讲师,并通过公开考核招聘专任教师9人,有力充实了师资队伍。同时,学校修订了《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师绩效考核要点》《教职工考核工作规定》《教职工评选先进工作规定》等规章制度,促进专业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更为科学有效的对教师队伍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

3.3.2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继续推动“三进一定一引领”培养方式,构建多元化、全方位的立体型教师培训体系,全面推进师资队伍培养“星光计划”。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基石,分别为“初入职教师→后备骨干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四类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路线,并制定与之匹配的培养途径,让每一位教师都能通过星光计划冉冉升起、成为闪闪发光的“明星教师”。本学年,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各级各类培训,保证全员都有参加至少一次的培训,全年总计参加各级培训达到960人次。其中国家级培训5人次,省级培训10人次,市级培训98人次,区级培训24人次,校级培训823人次。

学校通过严格执行《师德考评制度》《新师上岗培训制度》《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双向聘用制度》等规章制度,更为科学有效的对教师队伍进行全面管理和评估,并持续推动继续教育工作,全年每名教师进行了至少90学时的继续教育学习。


通过培训,学校教师队伍的学习能力强,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学校的技能抽测、考工定级、学业测试等显性指标均属优秀,教师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文化传承、社区服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2020—2021学年教师参加各级课题研究18个,发表CN论文16篇,已认定市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18人。


通过培养,教师的师德水平、学历层次、教学水平、职业技能、科研水平都获得了提高,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学校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精湛的专业技能水平孕育了大批高素质的学生,更培养了一批全国技能竞赛的种子选手,学校成为服务长乐经济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本学年,教师在各级各项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共有123人次获市、省、国家级奖项,谱写辉煌。

1020202021学年教师参加各种大赛获奖情况

级别

奖项等次

人数

国家级

一等奖

0

二等奖

6

三等奖

3

省级

一等奖

12

二等奖

31

三等奖

22

市级

一等奖

12

二等奖

19

三等奖

18


3.4质量保证

3.4.1人才培养方案

2020—2021学年,学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福建省职业教育改革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主动适应“1+X”证书制度,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引领,进一步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认真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调研、论证工作,适时调整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的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

3.4.2课程标准体系

本学年,学校适应“三教”改革需求,规范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设置,制定完善各专业校本课程大纲。对接职业岗位群,参照行业技术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内容,按照共享化、动态化、特色化等原则,构建“岗课赛证,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

3.4.3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本学年,学校建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以“工匠精神”为育人目标的实习实训综合考核评价,加强校级技能竞赛建设,完善“校级—市级—省级—国家”梯队培养的技能大赛制度。大力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全力提高学业水平考试质量等评价方式和内容,形成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3.4.4学业水平考试

2020—2021学年,学校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的本校考生有1324人,其中考试等级为A的人数有198人,优秀率为15.0%,合格率为99.1%

参加公共基础知识卷I的本校考生有1134人,其中考试等级为A的人数有232人,优秀率为20.5%,合格率为98.1%。参加公共基础知识卷I+II的本校考生有1130人,平均分为187.2

参加专业基础知识卷I的本校考生有1134人,其中考试等级为A的人数有261人,优秀率为23.0%,合格率为99.0%。参加专业基础知识卷I+II的本校考生有1130人,平均分为175.2

3.5规范管理情况

2020—2021学年,学校按现代化学校管理的要求,依法对学校的章程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围绕章程积极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管理制度标准建设、管理队伍能力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等有机衔接和互为贯通的“六大行动”,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章程,理顺了党总支、校长、理事会、各类群团组织等方面的关系与职责,形成了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组织体系。

3.5.1教学管理

本学年学校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审核合格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开足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保证了一学年40周的教学时间,每周3640的学时;并完善了教研教改制度,确定了每周星期二为教研活动时间,各专业(学科)分组进行教研活动。

学校主动健全教学诊断与督导机制,按照“以诊促改、以改促升”的思路,建成了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学校良性循环发展机制。一方面采用“无告知”不定期开展推门听课模式,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的动态监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类公开课教学,引入本校教师和市级同行进行听课评价;同时还组织学生举办了“期中教学质量评价座谈会”和“网上评教活动”,全方位的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进行了整体评价。

同时,学校努力探索以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标准,以学校、企业、家长、政府为教学评价主体,强化以“工匠精神”为育人目标的实习实训综合考核评价并根据合作企业的要求,将工作态度、出勤纪律、合作精神等纳入了学生的考核。通过开展汽车专业“1+X”证书试点工作,引入新的评价标准、评价组织方式,为全面实施“1+X”证书评价制度改革积累了经验,也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3.5.2学生管理

学校制定了严格的学籍管理制度,具体由教务处操作执行,做到有人有籍,有籍有人,年度各年级学生花名册齐全。

学校根据中职教育特点,成立了7S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德育管理科科长、辅导员、生指老师、实训管理员为成员。由校长负总责,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人员抓落实。形成了从学校领导到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到专业学科,专业学科再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主线,构建了科学有序的四级学生管理领导机构和管理网络。

3.5.3财务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统一的财务政策,各项经费预算统一纳入学校的收支计划。经费预算、重大财务收支需学校行政会集体讨论决定、具体实施实行校长负责制。同时,学校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健全了各项财务制度,建立了资金管理责任制,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专项经费管理,规范专项经费使用流程,确保项目建设资金支出科学合理、规范高效,执行成效好。

此外,学校一方面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制定了学校经济活动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内控规范,定期从学校层面和业务层面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实时整改。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排查廉政风险防控风险点,制定防范整改措施。并且加大了信息公开力度,完善公开目录,严格执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一系列强化深化“依法治校”的措施举措,有效推动了内控机制建设,促进了内部控制规范有效执行,形成事前有标准、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考核,让依法治校成为了学校管理的新常态。

3.5.4后勤管理

学校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了“爱岗敬业、诚信做人,真抓实干、锐意创新,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目标管理方针,并明确规定了后勤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财产保管员、水电维修工、采购员等每个岗位不同的岗位职责,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依据《长乐职业中专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长乐职业中专学校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长乐职业中专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等制度开展后勤管理工作,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同时,学校以监督考核为措施,落实服务承诺。建立了人员薪酬由“基础工资+绩效考核工资”的分配制度,年终对员工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个人收入与工作质量挂钩,形成“优质优酬”的竞争激励机制。

3.5.5安全管理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了学校校长直接抓,分管人员具体抓,各班主任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学校加强了饮食及交通安全教育,规范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德育处利用每周的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有关安全常识,组织安全教育黑板报、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评比活动,定期进行防火、防震、防恐演习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同时,依托与长乐区司法局联合创建的“长乐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相关活动,为校内外学生、青少年提供了普法教育的平台,取得良好成效。

3.5.6科研管理

在教学科研方面,学校紧紧围绕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抓手,全方位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从而以学校教育科研的持续发展来推动学校的内涵提升。

在课题研究中,学校要求教师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中,把“切入点”放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上。20202021学年,学校立项市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3个,全校正在开展相关研究课题总数达到18个,已经形成了校——市——省三级课题研究的架构。

3.5.7管理信息化水平

2020—2021学年,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各种电子校务平台运行流畅。依托YNedu智慧校园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施数据动态管理,形成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大功能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始探索在钉钉平台上实现学校各项工作的应用, 并在应用中不断变革创新,让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校企合作、家校沟通、学生成长记录更简单,基本建成服务“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改革”的综合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校坚持“融入行业、整合资源、开放办学”的思想,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建立理事会、专家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三级联动”,政行企校“四方融合”,推行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五共同施”,构建了“三联四融五共”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机制运行顺畅高效,保障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对接,实现了校企双方共赢。至本学年,已有61家企业与学校建立了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开办的所有专业均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校不断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新途径,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按照“以场地换资源,以服务求支持”的建设思路,采取筑巢引凤、来料加工、创业孵化、企业赞助、共同经营等形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本学年,学校继续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建设工作,与“恒晟汽车有限公司”“汇邦公司”“万商名车”等企业共建的2个“校中厂”和3个“厂中校”运行状况良好,建设成效显著。

4.2现代学徒制

2020—2021学年,学校一步实施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项目,推动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深化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会计、服装设计与工艺4个专业与企业合作开设了6个现代学徒制试点班,试点学生数达243人。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市级试点专业,班级学生45人。通过现代学徒制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了学校与企业一体化、教学课堂与生产车间一体化、学生与学徒一体化、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一体化,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4.3学生实习实训

4.3.1实习情况

2020—2021学年学校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继续推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实习,保障了实习岗位和学习专业的一致性。依据《长乐职业中专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实习管理、强化了实习考核、落实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定期组织学生在“校中厂”进行跟岗实习,组织“现代学徒制”和“订单培养”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等,本学年合作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比例达到78.8%,大大提升了学生实习实训效果。

2020年9月份和20215月份,学校两次联合长乐区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就业中心举办了“顶岗实习校园供需见面会”,与企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共计有150余家企事业单位到场,为我校201820192247名实习学生提供了2500多个工作岗位。招聘岗位涉金融、机械、幼教、商贸、烹饪、纺织等多个领域,对学校开设的25个专业实现了全覆盖。

4.3.2实训基地建设

2020—2021学年,学校以“实用性和先进性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高起点、适度超前和带有示范性”为建设原则,对实训基地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新增投入399万元,实训基地覆盖所有专业,设施设备与专业课程匹配度既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又为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和教学研究提供保障。至2021年八月底,校内建有实训基地8个,实训室114间,设备总值9218万元,实训工位4153个,实训课开出率及设备利用率均达99%以上,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120202021学年学校实训设备添置情况

序号

实训室名称

添加设备名称

金额(元)

验收时间

新增设备套数

新增

工位数

1

网络中心

网上行为管理系统、防火墙

345000

2020.11.24

2

0

教师电脑

教师电脑

288600

2020.11.24

60

0

教研室信息化平台

网络教学综合服务云平台

468000

2020.11.24

1

0

2

渲染实训室

网络应用分析系统

327470

2020.11.24

15

0

数控实训中心

通信与控制系统集成与维护实训平台

177250

2020.11.24

1

2

实训室改造

2740

2020.11.24

0

0

实训耗材

196140

2020.11.24

0

0

3

教研室教学资源

市级优质课视频等

169800

2021.01.20

47

0

教师电脑

教师电脑

224100

2021.01.20

45

0

耗材

2000

2021.01.20

0

0

4

信息中心

电子班牌等

1722900

2021.01.20

51

0

教师电脑

教师电脑

306900

2021.01.20

62

0

5

城轨实训室

车站级自动售检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

968800

2021.03.18

9

30

城轨耗材

11000

2021.03.18

0

0

6

钣金实训室

铝车身修复工作站

263900

2021.03.18

15

15

汽车实训中心

教学改造电动车

706117

2021.03.18

42

17

汽车营销实训室

60101

2021.03.18

77

9

汽车机房

二手车鉴定评估考核系统等

141000

2021.03.18

1

30

汽车仓库

汽车专业管理系统

159000

2021.03.18

1

0

钣喷设施改造

403100

2021.03.18

0

0

总务处洒水车

29700

2021.03.18

0

0

7

教师电脑

教师电脑

198800

2020.11.24

40

0

智能网联改造

706000

2020.11.24

589

0

合计

7878418

415

103


此外,新增了5家合作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为“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2个新专业设置了校外实训基地,基地总数已达61个,覆盖了学校开办的所有专业,基本形成了“校内专业实训室—综合仿真实训室—校内实习车间—校外实训基地”四级配套的开放式实践训练体系,保障了学校各类校外实习、实训的开展。

4.3.3实习管理

本学年,我校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全部签订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协议书。实习过程中,我校要求学生按时向学校缴交各项实习材料;在实习结束时,请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做出实习鉴定;同时,学生要填写实习鉴定表(需加盖实习单位公章),写好顶岗实习总结报告(对自已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情况、思想情况、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总结)上交学校。

最终,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学校根据交回的实习日记、实习鉴定表和实习总结,结合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遵守纪律情况、考勤情况、业务能力以及班主任、指导教师反馈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科学规范的实习管理有效保障了学生实习的质量。

4.4集团化办学

2020—2021学年,我校参加了1个职教集团,与集团密切合作的专业数达到3个。有115名学生到集体内企业进行实习,34名教师到集团内企业进行实践,16名毕业生到集团内企业就业,有效推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

集团化办学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一方面,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放大了优质资源,实现了产学结合、优势互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依据区域规划和产业结构特征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内成员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效促进了区域的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提升了职教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5.社会贡献

5.1人才支撑(服务地方发展)

2020—2021学年,学校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持续加强学历教育工作。先进的办学理念、雄厚的师资力量、多元的就业渠道、规范的后勤服务、创新的学生管理、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吸引了我省各地及四川、安徽等地的众多学生慕名前来求学,学历教育人数和生源质量逐年提高,本学年招生1610人,招生数名列福州市前茅,许多专业最低录取分数线接近普高水平。

本学年,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不断探索中职办学规律,完善德育贯穿、创新创业融入、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年向社会和高职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816人,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为88.8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满意度达到90%,职业技能满意度达到89%,毕业生获得社会普遍认可。

5.2社会服务

2020—2021学年,学校充分发挥教学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紧紧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紧缺人才培训;坚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向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社区居民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本学年开展各类技术技能职业培训累计487人,既有效助推了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又提高了新型农民就业能力,帮助失业、待业人员转岗或上岗。

学校各主要专业均和企业共建有“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创设“大众技能加油站”服务品牌,面向企业、社区、学校广泛开展社会服务。本学年,参与相关企事业的生产、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达到10项。为企业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得到了业界的极大肯定,为 “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份助力。同时,学校积极融入新农村、新社区建设中,本学年科技下乡活动5次,服务面覆盖全区。

此外,学校依托“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工艺工作室”利用烹饪专业资源优势,制定“走近非遗文化,传承家乡文明”民间艺术进课堂活动方案,开展了“清明粿制作”项目活动。把优秀的乡土民间艺术引进课题,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了解乡土文化民间艺术推动了民族文化的良好传承。

5.3对口支援

2020—2021学年,我校积极开展与宁夏泾源民族职业中学、甘肃漳县职校、宁德古田职专3个帮扶对象的交流合作,制定了详细的年度帮扶工作计划,在人员交流、教研交流、教师培训、实习实训、信息共享、劳务协作等六个方面进行重点帮扶。

2020年10月,接待甘肃省漳县职专张东升校长一行来校考察交流,本次交流学习,不但加强了长乐职专与漳县职专之间的兄弟情谊,促进了双方更进一步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而且也为漳县职专今后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更为东西部职业教育交流协作工作提供了一份助力。

2020年11月甘肃省定西市中职校考察团莅临长乐职业中专学校考察交流。考察团表示此次考察学习深受启发,我校的职教创新举措为定西市各个中职学校的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纷纷表达了与我校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的强烈愿望,希望能够通过今后更加深入的交流,将我校在学校治理、学生管理、专业建设、办学特色等各个方面的先进工作方法和经验引入到各自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去,以此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定西市培养更多更好的技术技能人才。

2021年5月,我校陈发明副校长带领学校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前往宁夏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进行专业建设、教研交流等帮扶活动,并派出段清彬、董泽明等2名骨干教师进行为期二月的支教帮扶活动。

通过全面深化交流机制,加强引导帮扶力度,促进了受援方各项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共同推进了双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全面深化交流机制,加强引导帮扶力度,不但促进了受援方各项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而且共同推进了双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5.4服务抗疫

2020—2021学年,学校在核酸检测方面,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不管是全检还是抽检都积极组织,力争不漏一人,做到应检尽检。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除不符合接种条件人员,师生第一针、第二针接种率均为100%,做到应种尽种。

我校积极增加防疫设施设备和防控物资,本学年增加洗手池259个,热成像测温筛查系统2套;储备口罩30000只、红外线额温枪 170把、移动紫外线消毒灯120个、手持测像仪4套,以及大量的免洗手液、消毒水。

同时,学校认真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工作,积极联系联防联控单位航城卫生院的专业医生来给全体老师做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组织了三场疫情应急演练,范围涵盖了师生入校、课堂、宿舍、食堂各个环节,使相关人员清楚明白处理流程。

此外,学校严格落实日常防控,认真执行重点场所的通风与消毒,做好记录及公示工作;严格执行师生入校测体温,学生在班级的晨午晚检、宿舍检等,学生每天至少六次体温检测。认真做好学生的因病追踪、追查制度及学生复学的查验制度。将疫情传染风险降到最低,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有效保障了全校师生的身心健康。

6.国际合作

6.1合作平台

本学年,我校通过调研制定了与港澳台的“职教资源共建交流平台”建设方案,为进一步拓宽与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地区)院校的交流合作渠道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我校推进了“驻外企业员工培训中心”的前期筹建工作。拟以学校专业优势和地域产业优势为依托,协同“一带一路”沿线驻外企业共建员工培训中心,加快推进对外技术技能服务,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本土化人才支撑,提升学校对外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6.2合作项目

本学年,我校制定了国家职教资源引入方案,将在之后的工作中加大引入推广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和资源的应用,对接国际认证标准和国际职业资格标准,以此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专业课程标准和实训场所建设标准,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此外,我校针对“中文+纺织技术”对外服务项目展开调研,计划校企共同开发适用“一带一路”国家使用的技能培训教材,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6.3国际交流

本学年,因疫情原因,我校未派遣师生赴外交流培训。学校通过仔细调研制定了国际视野人才培养方案,拟在疫情过后定期选派骨干教师进行对外交流,学习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或地区形成长效合作关系。

7.举办者履责

7.1经费保障

2020—2021学年,学校政策性经费全部按时拨付到位,按各专业公用经费标准生均经费总额为1574万元。办学经费总收入为12227余万元,主要来源为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7099余万元,中央或地方财政专项投入5080余万元,其他收入47余万元。

2020—2021学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支出为13316余万元,基础设施建设6342余万元,日常教学经费1495余万元,设备采购1645余万元,师资队伍建设3834余万元。长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财政每年均按国家政策有关规定将教育费附加30%1900万元拨给我校,用于我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实训设备购置及省级示范校的建设。

7.2政策措施

长乐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政策和制度上落实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020—2021学年长乐区政府及时、逐额落实学校教师编制,长乐区教育局于20206月在我校举办了教师招聘会,招聘了9名专任教师,有力补充了师资队伍。同时政府出台政策,允许我校用编制总数的30%名额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社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专业教师。目前我校教师编制数为208人,实际在编教师人数为193,非在编长聘两年以上全职教师53人,兼职专业教师2人,未满编原因是为了留下一定编制用于灵活录用能工巧匠。

本学年,财政确保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30%以上用于职业教育,确保了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高于当地普通高中的标准,近五年已投入资金近2亿余元,用于改善我校办学条件、教学实训设备购置及省级示范校建设。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8.1.1师资力量稍显不足

由于近几年学制的调整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政策的实施,学校任课老师的人数不足,课时量大幅增长,给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8.1.2基础条件较为欠缺

长乐地区每年在普高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初中毕业生有将近4000人,而我校受限于教室、宿舍、校园面积、实训场所等基础条件不足的短板,只能容纳1400名左右的新生入学,无法进一步发挥我校的职业教育优势和服务民生的功能。

8.1.3产教融合深度不够

由于缺少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使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不够规范,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缺少编制、资金等相关政策支持,合作途径多以学生实习实训为主等方面的原因,校企合作层面较浅,合作深度还不够,与现实的需求仍有差距。

8.1.4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够全面完善,绩效总额较低。导致教师在参加一些项目建设时,不但工作强度大且没有额外应得的奖励,只能按绩效分配,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8.2改进措施

8.2.1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师资建设

建议政府加大学校招聘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力度,以及出台聘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任教的相关优惠政策,以此解决学校师资人员不足的问题。

8.2.2加强基础建设,容纳更多生源

一方面争取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在校内筹建新的教学和实训功能大楼,加快完善已建实训楼的设施设备配置。另一方面争取政府政策,扩大校园面积或设立分校,以此更为充分的发挥我校的职业教育优势,进一步提升我校服务民生的能力。

8.2.3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在政府继续出台聘任、资金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的基础上,学校应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邀请企业优秀人员到学校讲学及兼职教师,并积极拓展在科研开发、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

8.2.4强化政策引领,提升教师积极性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使得职业院校能够自行制定奖励制度,不占用绩效总额。或者从绩效总额入手,通过其他路径来解决总额数量,从而完善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FUJIANSHENG CHANGLEZHIYEZHONGZHUANG XUEXIAO

招生热线:0591-28805898    28886810闽ICP备12005266号-2
学校地址:长乐航城街道里仁工业园区厚德一号Copyright ? 2021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